兒子幼兒園的班委會在群裡發消息。
【我提議,大家眾籌一下為老師買輛車,老師節省了通勤時間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專注孩子們的成長哦~】
我拍案而起,直接發瘋。
【我看送地鐵合適,這樣老師不用自己開車還能多睡會兒。】
【要不直接送個火箭吧?直接發射到學校降落更方便是不?】
下一秒,我就被踢出了班群。
1
【我提議,大家眾籌一下為老師買輛車,老師節省了通勤時間可以有更多精力專注孩子們的成長哦~】
Advertisement
【每個人平均下來 1 萬塊哦,大家直接轉我銀行卡就行~】
還附了一張寶馬 3 系的圖片。
看到幼兒園大班家長交流群裡,趙雲龍媽媽發的這條消息時,我忍不住揉了揉眼睛,生怕自己眼花看錯了。
瘋了吧?
眾籌給老師買寶馬 3 系?
我抽了抽嘴角,幹脆直接無視這條消息。
都過了半小時了,群裡終於有個孩子的爸爸小心翼翼地說話了。
【送車是不是有點誇張了?】
趙雲龍媽媽見狀一頓輸出。
【能進咱們這個幼兒園的家庭條件都不錯吧?大家也不差這 1 萬塊錢吧?】
【要是因為這 1 萬塊錢,老師因為通勤累著了,耽誤了幫助孩子成長,你擔得起這個責任嗎?】
【當然要是真窮得出不起這個錢,也就算了,直接趁早退學吧!】
這話裡三層外三層,內涵滿滿呢,又是陰陽怪氣又是道德綁架,還夾帶著狗屁不通的邏輯。
這下群裡徹底沒人敢接話了。
我的眉毛擰成了麻花。
1 萬塊錢也是錢啊,誰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啊!
老娘不伺候了!
我拍案而起,直接發瘋。
【無論老師通勤有多辛苦,我們也付過學費了,老師也發了工資了,又不是義務教學,還要我去額外發工資!你願意給老師送啥車我都不介意,都和我沒幹系,別來沾邊!】
【對了,我看送ẗû₇車不如送地鐵合適,這樣老師不用自己開車還能多睡會兒。】
【要不直接送個火箭吧?直接發射到學校降落更方便是不?】
【你要是真怕老師累著了,幹脆再直接送個人,把老師的家務活啥的全包了唄。】
說完下一秒,我就收到了一條通知。
【你已被趙雲龍媽媽踢出群聊。】
2
我深吸一口氣,試圖平復一下心裡的怒氣。
就在這時和我關系不錯的李思思媽媽私信我了。
【張印媽媽,我真佩服你的勇氣(大拇哥)。你把趙雲龍媽媽氣得夠嗆哈哈,她在群裡大罵你毒婦、自私呢。】
【但你被踢出群後,好些家長怕了,開始接龍轉賬了。】
我無奈地苦笑。
其實我一開始也不這樣「毒婦」的。
送禮的風氣也不是一天養成的。
剛上幼兒園沒多久,除了官方的班群外,趙雲龍媽媽就單獨建了這個沒有老師的「家長交流群」。
目的就是在這個群裡張羅家長們籌錢給幼兒園老師送禮物,說是在官方群裡直接說這些,怕老師為難。
剛開始是教師節送花,接著是生日時送按摩椅,後來是聖誕節要送全套的貴婦護膚品,元旦要送香奶奶的包,春節要送最新款的折疊屏手機……
後來連老師的旅遊機票酒店都要我們報銷。
總之就是花樣百出,理由層出不窮。
能進這個幼兒園的家庭條件都還不錯,雖然每次平攤下來每個家長出的錢不算多。
可這錢出得就像咽了個蒼蠅,毒不S,但是惡心啊!
之前不少家長也頗有微詞,可趙雲龍媽媽一直掌管著家委會作威作福,揚言說每次送禮物都會附上家長名單。
大家都擔心要是不出錢,孩子們在學校會被區別對待。
之前為了兒子,我也一直憋著。
但這次居然直接開口要送車了,我的怨氣才忍不住一下爆發了出來。
3
我平靜下來一想,被踢出群,那這買車亂七八糟的事是不是也就跟我無關了?
這個群我也早就不想加了,反正平時還有官方的班群,也不耽誤。
誰愛舔就舔唄,別把舌頭給舔爛咯!
有那錢給老師送車,還不如給自己多囤點正規無毒的衛生巾呢。
我剛樂呵樂呵地付完雙十二的預售款,就刷到趙雲龍媽媽發的朋友圈。
【圖 1 是某家長的朋友圈截圖,圖 2 是該家長的冷血發言。要不是親眼所見,真不敢相信自己身邊還有這樣自私、毫無同理心的家長!】
配圖一個是我平時發的旅遊朋友圈的截圖。
另一個是剛才我在群裡發的「無論這老師通勤多辛苦」和「和我沒幹系,別來沾邊」這兩句話的截圖。
還在評論區自導自演。
【自己平時大吃大喝大買,居然連這點錢也舍不得出。】
【真自私啊,家校關系就是被這樣的人搞壞的!】
【用腳趾想也知道她帶出來的孩子是什麼德行!】
呵,又是對比又是斷章取義,真是玩弄情緒的高手。
要不是知道這是我,我看了都想罵兩句!
這條朋友圈沒有一個人點贊,但我知道幼兒園的老師都能看見。
我的怒火一下子就蹿了上來,反手一個截圖就到官方班群裡開懟。
【趙雲龍媽媽你發這個是什麼意思?你說要給老師買車,自己買去啊,總是拉上別人幹啥?】
【天天這麼愛舔,小心別把舌頭舔爛了!】
趙雲龍媽媽回復道:【張印媽媽,既然你非要問,那我就實話說了吧。】
【其實是秦老師闌尾炎生病住院了,我實在不忍心看老師還因為通勤那麼辛苦,所以我才提議大家一起給老師買輛車。】
【之前不想讓秦老師有壓力,所以一直沒有說,但現在實在瞞不下去了!對不起!秦老師。】
還附帶了一張秦老師在病房裡的照片。
群裡的風向一下就變了。
家長們紛紛開始表達關心,稱贊趙媽媽的貼心,順便還拉踩了我一把。
【哎呀這麼大事,都不告訴我們一聲,多虧有趙媽媽這麼貼心!不然我們就差點被有些人帶得誤了大事了。】
【老師都累生病了,我們還是應該多關心,做人不能太自私。】
【我就說不能戾氣太重吧,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。】
說著不少人直接就開始在群裡接龍轉賬了,生怕轉晚了錢就出不去了。
看著這個病房的照片,我愣住了。
好眼熟。
放大一看,病床的枕頭上還印著「明美醫院」四個字。
這不正是我公司旗下的一家醫院嗎?
可我這醫院是專做整形的醫院啊!
我連忙登錄醫院的內部查詢系統,發現秦老師還真的進行了手術。
而且,還是私密整形手術。
4
不是,這是唱哪出啊?
但看群裡秦老師一直沒說話,會不會是趙雲龍媽媽自己多事搞出烏龍了?
而且畢竟涉及隱私問題,我也不便直接在群裡說。
我試探問道:【你確定秦老師是生病了嗎?】
【照片都擺在這裡了,還能有假!你這個人還有沒有良心!】趙媽媽很快跳了出來。
就在這時,我又收到李思思媽媽的私信:【張印媽媽,你還是少說兩句吧!】
【趙雲龍媽媽和秦老師是大學同學,她們關系很好的……】
【聽說趙雲龍本來上不了這個幼兒園的,託了秦老師的關系才……】
【而且秦老師和園長的關系也不簡單……其餘的不用我明說了吧。】
發完這句,她把所有的信息都撤回了。
我總算明白過來這裡面的彎彎繞繞了。
我說趙雲龍媽媽怎麼一直這麼蠻橫理直氣壯呢,而且秦老師知道我們送禮也從來不制止……
現在在群裡也一言不發,原來是和趙媽媽打配合呢。
做私密整形手術我也沒啥偏見,畢竟有市場有需求。
但是要家長們掏這個錢,把誰當冤大頭呢?
雖然醫院有規定,不能隨便透露病人隱私。
但這撈女行為,這我可忍不了。
過了半小時,我在群裡發了一條消息:【秦老師,是我之前不夠了解情況。為了表示歉意,我剛給您點了一些營養品的外賣送到照片裡的明美醫院。】
【但快遞小哥說找不到您的病房,醫院告訴他那裡專門做整形手術,沒有闌尾炎的病人呀……我這是哪裡搞錯了嗎?】
沒過半分鍾,群炸了:【诶,我也查了一下這個「明美醫院」,好像是家專門做整形的醫院啊。】
【難道秦老師這是去做整形了?】
【不是吧……做個整形手術還要我們掏錢買車?這是怎麼回事啊趙媽媽?】
趙雲龍媽媽難得安靜,但群裡的討論越來越熱烈。
見風向不對,秦老師終於出來收場了:【各位家長,籌錢買車這個事我也是剛看群才知道,車和錢我是堅決不會收的。我剛才已經電話聯系趙雲龍媽媽了,這個事情到此為止,打擾大家了!Ŧŭ̀ⁿ】
【另外關於住院的事,愛美之心人皆有之,近期我確實做了個美容方面的小手術,但很快就能恢復,大家不用擔心,一定不會耽誤教學工作的。】
趙雲龍媽媽也緊接著發了幾個委屈的小表情。
【是我沒有了解清楚情況,給老師和大家都添麻煩了,抱歉!】
5
我冷哼一聲,這下她們沒臉再收錢了吧。
群裡有幾個家長附和了兩句,這事也就結束了。
我沒想到秦老師竟這樣貪財。
正思索著要不要給孩子轉學,但想到兒子在這個幼兒園一直很開心,也交了很多朋友。
而且平時秦老師對孩子們也沒有什麼過分的行為,還是不貿然改變他的成長環境為好。
反正還有半年兒子就該從幼兒園畢業了。
但沒想到,過了兩周,班群裡又開始整新花樣了。
【我提議,大家眾籌一下為幼兒園開設理科競賽班助力,每家最少出 1 萬,上不封頂。】
【同意的可以接龍一下自家的助力金額哦!(玫瑰)】
又是趙雲龍媽媽。
幼兒園開理科班?瘋了嗎?
【請問這個理科班是什麼意思呀?】我客氣地在群裡問道。
很快她回復我:【喲,張印媽媽,你連理科班都不知道呀?】
【上個月,隔壁區的幼兒園就開設了理科班,從中班開始選拔孩子進理科班,學習內容是 Pre-AMC。內容還包括小託福、袋鼠數學,要讓孩子們學習這些內容得花不少錢請老師呢。】
【別人的孩子中班就開始學了,咱們的孩子都大班了,得抓緊補一補迎頭趕上是不是?】
讓這些連十以內加減法都還沒搞明白的孩子學漂亮國的數競,有點病態了吧?
莫不是她和秦老師新的撈錢手段?
思慮片刻,我還是在群裡說了自己的看法。
【我不太贊成在幼兒園開理科班。】
【數學是很重要,但是現在這個階段就讓孩子們開始學習數學競賽的知識,會不會有點拔苗助長?】
沒想到我這話一石激起千層浪。
【學好數理化,走遍天下都不怕!不從小抓娃娃的理科,就是毀了我孩子的前程!】
【你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學,就不讓其他人學了,真是自私到極點!】
【我看你是出不起這個錢吧,诶?我記得之前也是你磨磨唧唧不願意出錢吧,這麼窮還在這上什麼學啊?趁早滾吧!】
6
趙雲龍媽媽噼裡啪啦地發了一大堆,我血壓驟然上升。
見她撕破臉了,我刪掉打好的字,重新輸入道。
【我說怎麼突然感覺頸椎這麼疼呢?原來是有人給我扣了這麼大一頂帽子啊。】
【我就正常表達我的意見看法,就成自私沒錢了?】
她很快回道:【大家都不願意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,你不出錢,我看不是窮就是沒遠見!】
我皺緊了眉頭,群裡確實已經有不少人接龍同意了。
不同於上次的眾籌買車事件,這次涉及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了。
花錢卷學習?
這可是家長們的舒適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