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頁
  2. 禪心結
  3. 第6章

第6章

禪心結 4190 2025-01-25 14:37:42
  • 字体大小 18
  • 我隻讓梵音拿出一尊玉佛,是彌勒佛的樣式,在昭國寺開過光的,祝願太後能夠喜樂康健,長壽無極。


    太後見了很是喜歡,嘴裡不停的誇贊我。


    這下子皇後不服氣的看著我,一臉沒想到你居然還背著我藏私了的表情。


    我無奈的解釋,這是讓父親幫我準備的,我隻是提前七七四十九天,送來昭國寺開光而已,剛剛才去把這尊玉佛請過來的。


    「你這孩子有心了,不像某些人。」太後看著觀音圖的眼睛,沒有再多話。


    皇後卻羞的臉都紅了。


    原來太後隻是看破不說破而已,我也很不好意思的好嗎?


    長的像觀音娘娘這種事情,自己想想無傷大雅,被太後這樣的長輩知曉,可就讓人羞愧難當了。


    好在這一頓生日宴,大家都沒有過多糾結,和和樂樂的,很快就過完了。


    不過,這也意味著,我和皇後應該回宮了。


    太後沒有說什麼,像是早已經習慣了一個人,隻有皇後不停的和她撒嬌,說自己舍不得走,不要回皇宮。


    我靜默地看著皇後,有些明白當初太子為何那般了。


    太後等她說完才淡淡開口,「都是當婆婆的人了,這般作態,也不怕叫霓兒看笑話。」


    皇後卻是拉著我的手說,「霓兒更舍不得呢,隻是她不善表達罷了。」


    我垂首低眉道,「兒臣自然希望能多多陪伴皇祖母。」


    「罷了,有空不嫌煩,來看看我這老太婆便是。」

    Advertisement


    太後兩鬢已經斑白,臉上也刻上了皺紋,歲月在她身上留下了不少痕跡。


    老和尚說,他年紀愈大,愈喜愛和小沙彌呆一塊兒,就圖個熱鬧。


    太後她,也是舍不得的吧?


    我們最終還是踏上了回宮之路,皇後依依不舍的扒著馬車看昭國寺,直到再也看不見了,才坐回馬車裡幽幽嘆氣。


    短短十天,我亦有不舍。


    人生總免不了離別,看不透,徒惹百般苦楚。


    我想我應是習慣了才對。


    30.


    父親病了。


    他年近五十,身體卻一向很硬朗,我有記憶起,便從未見他生過病。


    這一下病來如山倒,我隻能請命回相府,希望能照顧父親。


    畢竟我,算是父親唯一的女兒。


    太子想陪我一起去,他這突然的關心,讓我有些不大適應。


    「太子平日裡繁忙,此事不宜叨擾您,臣妾一人前去便可。」


    太子殿下欲言又止,看著我默了許久,最終還是允了我。


    回了相府我才明白, 太子為何會突然關心我,父親他,是被皇帝氣病的。


    大啟朝從建國起,便戰亂不斷,太祖太宗皇帝,除了打仗就是安逸享樂,好不容易才明白打天下易守天下難的道理,打算廣招天下賢才,好好治國。


    平民百姓,活著便已是千難萬難,何況是培養治世之才,白衣卿相,多是出於世家大族。


    可世族,這麼多年來,早已經對這般弑殺好戰,枉顧百姓,無視一國秩序的草莽帝王失望,前朝有名的望族趙家,直接隱於俗事,發誓不奉新朝。


    謝家當年,也是被太宗皇帝百般威脅,才不得不用女兒與皇室締結姻親的法子,以表為國效力之心。


    先皇在打仗這方面,比太宗收斂了不少,注意力多是用於安穩朝堂,廣招賢才,平衡諸世家上。到老皇帝登基之後,總算沒有再挑起戰亂,無視黎民百姓之苦了。


    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,大啟也逐漸走上正軌,擺脫了因戰亂導致的民不聊生的日子。


    父親殚精竭慮,讓餓殍滿地的世道好轉,勉強做到了人人有地種,年年有餘糧的盛世之景。


    國庫好不容易充盈了些,老皇帝又想起來要打仗了。


    他說北邊的那群蠻族,他二十年前就想把他們拿下,現在大啟兵強馬壯的,不去打他們,難不成還任由他們欺負到頭上來嗎?


    總之,他不僅要打,還想親自去打。


    父親勸諫無果,氣的一病不起。


    我聽了,亦是無語。北邊的蠻族,他們也還沒打到我們頭上來啊?


    眼下看父親這樣,我也有些心疼,父親喝了一口藥,繼續罵那個不靠譜的老皇帝。


    打仗確實勞民傷財,這世道好不容易好一些,一旦打起仗來,父親的半生心血,便會付諸東流。


    罵完了皇帝,父親才看著我,有些擔憂的說,太子年紀尚小,如若陛下此去有什麼意外,主少國疑,免不了有些人會生出不臣之心。父親不想讓我處在風口浪尖,有任何危險。


    從我嫁給太子起,父親就總是說這些胡話。


    我沒有別的辦法,隻能安慰他,女兒會一直照顧您到病愈的,現下應當安心養病,不要過多思慮才對。


    待父親睡下,我才讓梵音安排我的住所。


    弟弟回來見了我,一臉羞愧,歉疚的說他沒有照顧好父親。


    「這也不怪你,父親勞碌半生,最見不得的,就是百姓流離失所。」


    百姓皆苦,可這苦日子,何時才是個頭?


    「姐姐與太子殿下?」


    弟弟也是明白父親的,所以忍不住問我近況,可是我與太子,本就沒有什麼好說的。


    「我自然是一切都好 。至於太子,你盡管細心輔佐,他將來應是個好君主。」


    「姐姐說什麼,便是什麼。」


    我照顧了父親月餘,他才漸漸好轉,臨走時,我讓父親多保重身體。


    老皇帝這一去打仗,太子就要監國,弟弟做為太子伴讀,今後會是他的左右手,得力幹將。


    也意味著,弟弟今後會很忙,要打通各方關節,結交各路大臣,包括父親那些門生幕僚,都要學會為他所用。


    太子殿下有謝家撐腰,還有我父親支持,理應不會有什麼問題。


    真正難的,終究還是那群百姓。


    31.


    老皇帝說走就走,領著三十萬精兵,浩浩湯湯,一路向北。


    他無視大臣們一日參十本的折子,把玉璽傳給太子代掌,甚至連他一旦出了什麼意外,便可立即傳位給太子的詔書都擬好了。


    朝堂那群文官們,個個怨聲載道。


    原以為最應該開心的皇後娘娘,卻不大開心的樣子,整日誦經拜佛,悶悶不樂。


    我瞧她眉眼中的思愁,有些想不通。


    父親懷念母親時,便會露出這樣的表情來。


    但他嚴於律己,隻有在母親忌日那天才會懷念她。不會像皇後娘娘這樣,日日思念。


    太後說過,皇後放不下,所以與佛無緣。


    入了紅塵,就是有諸多的拿不起放不下。


    我不想入這紅塵,不去想拿起放下,便也沒有所謂的拿不起放不下。


    前朝官員們,看老皇帝跑了,把火力都集中在太子身上,每日都在太子身上挑種種毛病,讓太子明白他還不是他們眼中的明君。


    能把那跑路的老爹喊回來就盡快喊回來。


    他們卻忘記了,太子從小跟著當世大儒謝道安學習帝王之術,身邊皆是頂尖賢才陪伴,我父親在十年前還是御史時,給太子當過蒙學老師,提起太子,他說的是 : 太子勤思敏學,大啟未來大興有望。


    不能看太子前段日子不務正業了,就忘記他從小是被各大臣誇贊長大的。


    後來大臣們見太子雖年少,管理國家卻比老皇帝更靠譜,他們的心思又放到了別的上面。


    例如綿延皇嗣這個問題。


    老皇帝對於這種提議,往往是採取不搭理手段,不管大臣怎麼說,就是覺得愛咋滴咋滴,反正朕已經有太子了。


    倒是皇後,十分開心有理由給他選妃納妾。


    我作為太子妃,其實也很樂意給太子選女子納入後院的,我還差點把貼身丫鬟給他呢。


    可如今,太子卻說夜裡要來我院裡歇息,這事兒我覺得很不可。


    我的丫鬟們也覺得不可。


    梵淨給我卜了一卦,她道,是中下籤。


    一時間大家都戚戚哀哀的,我隻能笑著說,「太子又不是洪水猛獸,你們何故如此?」


    丫鬟們看著我,指了指我緊握著手串的右手。


    然後兩兩相擁而哭,大呼小姐太慘了,嗚嗚嗚。


    我一個人,在她們的哭聲下,忽然覺得有些悽涼。


    我也想抱著一個人哭一哭啊?


    太子來了,見大家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,臉色頓時難看起來。


    我隻能伺候太子入臥房歇息,看太子眼下青黑,形容憔悴,想來最近的他應該很是忙碌。


    太子到我的寢房裡,一句話不說,也什麼都沒做。


    這時間我平日裡早睡了,現在卻要打起精神應付他。


    最後他和衣躺下,睡在床裡邊,悶悶的說,「孤不會強迫與你,你不願便不願吧!」


    「……」


    太子躺下,很快便睡著了,面容很安寧,發出均勻的呼吸聲。


    我坐在床邊,忽的清醒了些,對太子殿下的態度有些捉摸不透。


    太子不愛我,卻不想他會如此尊重我的意願。


    其實,作為太子妃,為太子綿延子嗣,本就是份內之事,我不願,卻並非不能,我隻是不想在出家前徒留牽掛,添一份因果罷了。


    32.


    我卯時便醒了,那時已經不見太子身影。


    昨日不習慣太子在身側,我睡的很晚,現在腦袋昏沉沉的,默念了一遍心經才清醒了些。


    想來太子應是上早朝去了 。


    沒過幾日,父親給我寫了封信,簡單說了下近況,最後竟少見的誇贊太子殿下,說他是個可靠之人,讓我今後安心陪伴太子。


    尤記得,當初最不願我嫁給太子的就是他。一年時間不到,父親便轉變了想法。


    可現在,陪伴太子殿下是一回事,我遲遲未能孕育子嗣,則是另外一件最棘手的事情。若前朝大臣們知曉,不可能會輕易放過太子殿下的。


    如今皇嗣稀薄,太子更是老皇帝的獨苗苗,如果太子無後,大臣很容易會想著去扶一個宗室之子,以備後患。


    念及此處,我執筆給父親回了封信。


    太子每日都會來我院子裡歇息,不知道他該有多忙碌,忙碌到需要把奏折都搬到我院子裡來批。


    我看他白淨的面容,總是嚴肅的皺著眉頭,朱筆迅速的劃過一道又一道折子,和父親處理公務時的模樣差不多。


    治理國家,應該是件很辛苦的事。


    太子時常通宵達旦的改奏折,我又沒辦法陪他熬夜,隻能在深夜給他披上外衫,讓他免受風寒。


    我時常想,太子迫於大臣壓力假意與我同房,又何必這樣委屈自己呢?在我的院子裡,不能被好好伺候,整日這般辛苦,身子早晚會累垮的。


    好在沒過多久,御史大夫便上奏折讓太子納側妃。


    對於這事兒,我隻有些疑惑為何是御史先提的建議。


    他算是我父親政敵,之前我寫信讓父親擇日為太子選妃,父親卻遲遲沒有動作。


    皇後對御史的提議很是贊同,前朝大臣們也發現太子寬仁,當為良主,起了把自家女兒嫁進太子府的心思。


    一時間我收到了許多官家太太的拜帖,個個說自家女兒嫻靜淑婉,待字閨中。想見見我這個賢名遠揚的太子妃 ,是如何讓太子殿下做到不鳴則已,一鳴驚人的。好讓她們向我學學。


    有沒有賢名我不知道,記得當初說我無鹽無才的也是這些官太太,掌燈小姐召集美婢的事兒,前段時間不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嗎?


    至於太子,近幾年是有些他不好的風聞,可這多半歸功於老皇帝,若是他不沒事在京城傳個太子好美人、太子不務正業的八卦,大家還是能發現,太子本就是個挺靠譜的人。


    但太子到底好不好美人,這事兒我也不清楚。


    畢竟太子也沒有再對我這一院子的婢女產生過特別的想法。


    京城中,很難找到比梵音更美的女子了,其他幾個丫鬟也皆是上上等的容貌,理應不是她們不夠美的緣故才對。


    無論如何,我不想和這些善於煽風點火的官家太太打交道,便稱病一一婉拒了。


    沒過多久,皇後娘娘召我入宮 。說起來,我有好一段日子都沒有看到她了。


    再見到她,她的神色自若了不少,也沒有之前憂思成疾的徵兆。她很關切我的身體,讓太醫來為我診脈。


    我應是沒有什麼毛病的,但她關心我,不能拂了她的好意。


    太醫診脈過後,跪下朝皇後磕了個頭 。


    皇後隻是神色淡淡的讓他離開 。


    待太醫離開,皇後娘娘才放松了表情,苦笑了一聲,拉著我的手說話,「霓兒,母後知道你意不在此,可煦兒現在需要子嗣,母後也沒有辦法。」


    「兒臣都明白。」


    「你若不明白多好。」皇後娘娘嘆了口氣,神色戚然。


    33.


    皇後的意思,再明顯不過。

    作品推薦

    • 軟肋

      "异国他乡捡到一个金发碧眼的小狼狗。 我将他吃干抹净,奴役他洗衣做饭,帮我写作业。"

    • 少爺的黑月光

      "我跟学校里的京圈小少爷姜焕睡了。 离校那天,我在琴房撞见系花坐在姜焕的腿上:「就不怕冯棉吃醋?」 姜焕语气散漫:「第一天知道我渣?」 三年后同学会再见,我已有新男友。 中途被他拽进无人角落抵着。 姜焕低头吻我,嫉妒到发疯:「他也像我一样这么惯着你?」"

    • 液氮霜淇淋

      "男朋友为逗女神开心,把我液氮罐里的细胞拿了出来。 给他女神做液氮冰淇淋。 「就一个细胞而已,死了还可以再养。」 那天他的女神罕见加了他的微信,而我因为死了细胞面临无法毕业。"

    • 爸媽堅持修仙辟穀後

      "爸妈想要修炼仙术,不仅绝食辟谷,还扬言要生吃蜗牛青虫。 他们笃定说这样才能吸收天地精华。"

    • 再不行我可就走了啊

      "盛意穿成一本修仙文里的女主 雖然男主處處留情,還把她這個正宮當擺設,但…… 他是絕世合歡修體質!跟他在一起躺著也能飛升好嗎?!"

    • 酸橘子不甜

      "我和养兄沈濯从小相依为命。 发觉我的小心思后,他决然将我送出了国。 「三年时间,如果你还喜欢我,我们就在一起。」 我满心欢喜,却在出国的第二年得知他和白月光订婚的消息。 情绪崩溃下,我在回国的路上出车祸失了忆。 彻底忘记了沈濯。"

    目錄
    目錄
    設定
    設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