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頁
  2. 饕餮太子妃
  3. 第142章

第142章

饕餮太子妃 2984 2024-11-13 15:19:12

  許聞蟬一下子慌了,連忙否認,“哪有。”


  “眼睛是騙不了人的。我們是好姐妹诶,你這也瞞我?”


  “我、我不是……”


  “嗯?”陶緹挑眉,等她解釋。


  許聞蟬漲紅著臉,支支吾吾好半晌,最後隻垂下眼睫,幾分無措得咕哝著,“我和他,差太多了……”


  他外表出塵清逸,如天邊月,水中花。


  而她呢,打從入長安來,就一直被世家貴女們嘲笑、譏諷、排擠,她們笑她皮膚黑,笑她胖,笑她粗俗無禮,笑她琴棋書畫樣樣不通。


  在貴女如花的長安城裡,她算什麼呢?誤入天鵝群的醜小鴨?


  她面上笑嘻嘻的、裝作一副不在乎得樣子,可隻有她自己知道,怎麼會不在乎呢?人心都是肉長的,她一點都不堅強。


  在交到陶緹這個朋友之前,她半夜躲在被子裡哭過好多回了。


  現在突然出現個俊雅舒朗的貴公子說喜歡她?這種感覺,真的跟被餡餅砸中一樣,她總覺得是一場不真實的夢。


  她本能得去逃避,她怕別人嘲笑她——“癩蛤蟆也想吃天鵝肉呀?你配嗎?照照鏡子吧!”


  陶緹聽到許聞蟬的回答,也明白過來。


  原來是自卑。


  她抿了抿唇,心裡嘆口氣,這似乎有些難辦。


  與此同時,偏殿。

Advertisement


  李貴奉上兩杯清香的茉莉雀舌茶,便帶著一眾宮人退下了。


  昭康帝今日吃了不少,胃裡有些撐,他慵懶的斜靠在長榻上,眯起眼睛嘆道,“你這太子妃廚藝還是很可取的……就是少了一碗長壽面,她操辦你的生辰宴,怎的連這個都漏了?”


  裴延道,“阿緹說了,中午吃蛋糕,晚上她給我煮長壽面。”


  昭康帝一噎,嚴肅的臉上似閃過一抹窘,“噢,這樣。”


  他端起茶杯,送到嘴邊,要喝沒喝,突然說了一句,“你母後……她從前也給朕煮過一碗長壽面的。”


  沅沅並不擅長廚藝,那碗面煮的有些糊,還有些鹹,雞蛋也煎得焦黑。


  她本來要倒掉的,他攔住了,如獲至寶般,吃得幹幹淨淨,一滴面湯都沒剩下。


  沅沅就靜靜的看著他吃,昏黃燭光下,她那張嬌美的臉龐也沒有往日的冰涼,他仿佛看到幾分溫柔。


  “那碗面,是朕這輩子吃過最好的面。”昭康帝摩挲著杯壁,從回憶中回到現實,他眼中的笑意換作無邊的落寞。


  裴延不動聲色的垂下眼,不知該如何接話。


  他甚至懷疑,這是真的,還是父皇的臆想。


  靜了一會兒,昭康帝話鋒一轉,說起顧家來,“剛看到你舅父家的兩個孩子,沒想到一晃眼就這麼大了……”


  聽到顧家的事,裴延謹慎了起來,溫聲道,“是,明嵐表姐三年前嫁人又和離了,鴻哥兒也快及冠了。”


  昭康帝點了點頭,“從前母後最疼嵐姐兒這個侄女了。若是當初沒有出那事,顧家依舊待在長安,朕定會給嵐姐兒指一門好婚事的。”


  裴延抿唇不語。


  昭康帝也沉默了一陣兒,窗外的陽光有些轉弱,透過支摘窗照了進來。


  帝王是孤獨的,他有許多的話想與人說,卻無人可分享。


  站在這萬人之巔,他心裡空得很。


  他想與兒子說,可一個老皇帝在一個未來的皇帝面前,要訴苦麼,要展現出自己脆弱不堪的一面麼?他是做不到的。


  靜謐良久,昭康帝將半杯茶水喝完,直了直身子,“延兒,徐文鶴說你的身體,再調養小半年,就能恢復康健了。”


  裴延頷首,“是,徐老先生醫術高超,也多虧了父皇您費心替兒臣尋到他。”


  昭康帝不緊不慢道,“你身體好了,這太子位也能坐牢了。延兒,你該知道的,這麼多年來,朕心中的太子,始終隻有你一個。”


  聞言,裴延從長榻上起身,恭敬的跟昭康帝行禮,“兒臣感念父皇器重,定不會讓父皇失望。”


  昭康帝身子往外斜去,伸手握住了裴延的手,眯起黑眸,語重心長道,“朕知道這些年,讓你受委屈了。但你若想當個名垂青史的好皇帝,在做某些決定前,還是三思而行……”


  裴延心頭驀得一沉,他嘴角繃緊,肅聲道,“多謝父皇教誨。不過——”


  他反握住昭康帝的手,“兒臣做事會三思而後行,但旁人卻不一定會這般慎重,怕是會傷了父皇的心。”


  昭康帝眸色深諳,還想說什麼,又感覺到一陣疲累。


  他皺起眉,將手從裴延手中抽出,重新靠在軟枕上,捏了捏眉心。


  裴延低聲道,“父皇累了,兒臣安排轎輦,送父皇回紫宸宮歇息。”


  昭康帝沒拒絕,裴延轉身出去了。


  聽著那漸漸遠去的腳步聲,昭康帝閉上眼,最後化作一聲長嘆。


第121章


  夜裡,風輕月明,燭光搖曳。


  陶緹將一碗熱氣騰騰的長壽面端到裴延面前,清澈瑩潤的眼眸含笑望著他,“殿下,長壽面。”


  “好。”裴延輕笑,剛想拿起筷子吃,就被陶緹叫停,“等等,吃面之前還有件事。”


  在裴延的疑惑中,陶緹拿了一個蠟燭點燃,放在他的面前,“你閉上眼睛,對蠟燭許下你的生日願望。”


  裴延挑眉,這難道是她“家鄉”的習俗?


  陶緹催著他,有幾分撒嬌的意味,輕輕軟軟道,“你許願望,我給你唱生日歌呀。”


  裴延對許願沒什麼興趣,但想聽她唱歌。


  他隻聽她心情不錯時哼過曲調兒,還從未聽她好好唱一首歌。


  “好,我許願。”他盯著那支蠟燭,覺得自己有點傻。


  “要閉上眼睛的。”


  “……”更傻了。


  但小姑娘滿臉期待與認真,他也不忍掃興,照做了。


  裴延闔上眼,下一刻,耳畔響起了輕輕的歌,“祝你生日快樂,祝你生日快樂……”


  一首唱完,他睜開眼睛,吹了蠟燭。


  陶緹好奇的湊過來問,“殿下,你許得什麼願望啊?”


  裴延眉頭微蹙,“……”


  他剛才沒許願,隻想著:這曲調真是奇怪,詞也直白,莫不是小姑娘自己瞎編的。


  陶緹見他不說話,也沒繼續問,“願望說出來就不靈了,你還是別說了,快點吃長壽面吧。”


  裴延嗯了一聲,看向那一碗清香四溢的面條。隻見面湯鮮美清亮,金黃焦香的煎雞蛋旁,緊挨著兩顆青翠的小白菜,湯面上還撒著一層蔥末和白芝麻,簡簡單單一碗面,卻無比的溫馨暖心。


  他在陶緹的注視下慢慢的吃完,放下筷子,漆黑的眸中漾起溫潤的笑意,“這是我吃過最好的面。”


  陶緹眼眸彎彎,“你喜歡吃,以後每年你過生辰,我都給你做面吃。”


  裴延眉目含笑,“你要說話算話。”


  夜也深了,兩人也準備歇息。


  等裴延沐浴洗漱,換好寢衣,走到床邊時,隻見石青色得幔帳不知怎的已經放了下來,將一張床遮得嚴嚴實實。


  難道是太累了,早早就睡了?


  他腳步放緩,輕輕掀開幔帳,卻見陶緹乖乖地躺在床上,烏黑的長發披散著,薄被蓋得緊緊的。


  她雖閉著眼,但裴延分明看到她顫動的眼皮。


  裝睡?


  裴延勾起一抹淺笑,在床邊坐下,湊近了一點,“真睡著了?”


  陶緹呼吸屏住。


  裴延黑眸中笑意更深,逗她,“既然睡著了,如此良宵,也不好辜負……”


  他的手探入錦被,本意是想逗她,撓她痒。不曾想修長的手指卻碰到一片柔軟細嫩。


  裴延眸光一動,旋即暗了幾分。


  他的手往上挪了點,還是滑膩的,沒有布料。


  見被子下的小姑娘臉頰越來越紅,睫毛也顫抖的厲害,一副快要裝不下去的樣子,他似乎意識到什麼,抬手掀開了被子。


  雪白,婀娜,起伏,修長的腿,還有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小衣,胸前兩條系帶還系成個蝴蝶結的形狀。


  半遮半掩,最為勾人。


  裴延的喉結上下滾了滾,隻覺得一陣熱氣湧向腰腹。


  這時,床上的人睜開眼,水波潋滟的眸子羞怯怯的望向他,嗓音緊張得有些發顫,卻莫名多了幾分惹人憐惜的嬌柔。


  “夫君,拆、拆禮物了。”


  她說完,立刻不好意思的捂住臉。


  陶緹隻覺得自己的心跳得好快,天啊,她竟然真的說出口了,啊好羞恥!


  裴延會不會覺得自己這樣很不矜持?他會不會接受不了?


  可瓊綺臨走時特地給她傳授了一些老司機教程,什麼情侶夫妻之間要適當的增加些情趣,有助於增益感情之類的。所以她才特地搞了件這麼羞恥的小內衣,打算在這特別的日子,給裴延一個生日驚喜。


  就在她扯著被子想遮住自己時,男人伸出手,將被子直接抽走,丟到了床下。


  這樣一來,她完全就沒了遮擋。


  陶緹有些慌張,看到他眸色深暗的眼眸,顫顫巍巍道,“我、我……”


  裴延修長的手指滑過她的曲線,最後落在那兩條系帶上,慢條斯理的抽開。


  那件小衣從身上滑落,風景畢現。

作品推薦

  • 不二之臣

    盛夏夜裏暴雨如注,閃電撕扯開層層烏雲,悶雷緊隨其後,轟隆作響。 帝都油畫院,中世紀教堂風格的玻璃彩色花窗氤氳出內裏的通明燈火,《零度》今晚要在這裏舉辦一場紀念創刊十周年的時尚慈善晚宴。

  • 前夫是個戀愛腦

    "嫁进豪门的第三年,我被扫地出门了。 从此我带着每月七位数的抚养费和七百平的半山别墅,过上了孤独且富有的日子。"

  • 我靠彈幕手撕追妻劇本

    當我誣陷貧困生的時候,眼前出現了一 行彈幕。【女配傻啊,有這個樣貌和家 底,非要跟一個貧困生過不去。】【 ...

  • 皇帝病重,抓少女治療,我看著抓人的頭領:我今兒剛滿十五

    "爹死了以后。 我成了打更人。 赶上皇帝病重。 不知道谁出的主意。"

  • 重生後看吸血鬼家人作死

    "嫂子怀了二胎不想要,我妈舍不得,提出由我照顾他们体弱多病的大女儿。 我白天工作,晚上带娃,点灯熬油般拼命,半年后确诊了甲状腺癌。"

  • 夫君送我入十年煉獄,我離開後他悔不當初

    "药方被换,皇后病危,太医院乱成一团。   我身为女医挚,被剥去官服,套上囚枷,在万人的唾骂中爬过长街。   而我的夫君,刑部尚书萧景珩,就坐在那辆与我擦肩而过的马车里,冷眼旁观。   直到刑满归家那夜,我在他的锦匣里翻出了他写给姐姐的情书,才明白这场冤狱从头到尾都是个局。   他亲手送我下地狱,不过是为了博心上人一笑。   后来,我烧了诰命服,扔了定情簪,带着一身伤痛远走他乡。   再相逢时,他牵着我们的女儿跪在我的医馆前,说他知错了。   可有些错,哪怕用一辈子去赎罪也赎不清。"

目錄
目錄
設定
設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