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1章
“我們車間沒有叫常金順的,姓常的都沒有。”
老羅皺眉,終於覺得不對勁了,“姓常的都沒有?他十多年前就調去你們廠了。”
“你等我找人問問。”
那人跑去跟同伴說了幾句,不多會兒兩個人一起過來。
他那同伴顯然年紀大一些,“廠裡以前是有個叫常金順的,一開始在糕點車間,沒升上去,又走後門轉去了銷售科。不過他這人太貪,把一壇紅方兌上水,裝成兩壇退給廠裡,說是人家退的貨,賣貨的錢全自己吞了,吞了得有上千。那啥時期被人發現,抓去蹲了幾年,又送到溝裡改造去了。”
哪怕知道這個徒弟心術不正,老羅也沒想到他吃了教訓不僅沒改邪歸正,反而變本加厲。
他膽子是有多大,竟然敢用這種方式糊弄廠裡,把廠裡的貨錢都貪了,還貪了上千……
好半晌,老羅才點點頭,“謝謝你告訴我這些。”心裡到底沒之前那麼高興了。
溫廣山正要說點什麼勸勸他,車間一個負責接待的年輕姑娘走了進來,叫夏芍:“夏主任!”
一面說,一面難掩喜色,讓出身後一個二十來歲、脖子上掛著照相機的青年。
“夏主任,這位是《全省日報》的記者,來採訪的!”!
第143章 萬元戶
夏芍上《全省日報》了。
雖然配圖是黑白的,可上面的人一身工作服,眉目宛然,熟悉她的人都能一眼認出來。
早上秦二嫂一拿到報紙就笑了,“這麼大的版面,這回是徹底出名了。”
這位記者也是會找噱頭,不僅報道了這次的交流會,還附了一小段夏芍的個人簡歷。雖然著墨不多,但無論經歷,還是上面列出來的一樣樣點心,都夠人驚奇了。
Advertisement
秦一嫂下面的科員笑著恭喜她,“又促成了這麼大一場活動。”
秦一嫂聽了好笑,“你們與其恭喜我,還不如恭喜陸局。”
“恭喜陸局?”眾人都有些摸不著頭腦。
陸澤同不說,秦一嫂自然也不會說那是人家兄弟媳婦兒。夏芍自己能幹,完全不需要任何照顧,說出這層關系,反而讓那些吃不到葡萄的人有了說酸話的理由。
秦一嫂隻是有些感慨,“這一轉眼,都上報紙了。”
“咱們主任上報紙了!”
江城食品廠,公告欄前突然有人喊了聲。
本來看周圍人多,準備等下班再來讀報的人一聽,全都擠了過來,“上報紙了?這麼快!”
“日前,第一屆糕點交流學習大會如期在江城舉行,參加大會的有全省……”
外面的人看不到,最裡面的人幹脆念起來。所有工人都豎著耳朵聽著,隻覺與有榮焉。
平時大家都讀報,可這種《全省日報》上面的事總是離自己很遙遠。如今他們廠終於上了報紙,隻要一想到能在全省面前露臉,哪怕是另外兩個車間的,也跟著面上有光。
“何止面上有光,我聽說還有其他市的商店過來,想進咱們廠的宮廷酥。”
夏芍還是留了一手的,宮廷酥、手指餅幹,都沒外傳。
有些商店一看個人簡介那裡還有東西沒見過,離得近的自然動了心思。正好改革開放,國營企業擁有了更多的自主經營權,食品廠已經準備再招一批工人,擴大生產了。
對於食品廠的工人來說,這當然是一個好消息。
畢竟現在不是改革開放以前,廠子效益好,他們的福利自然也好。
像林大頭林業局,逢年過節都給發東西,什麼蘋果、橘子,過冬的時候還給發一車柴火。當然隻有戶主是林業局工人的才有,因此出現了不少女性當戶主的情況,在其他地方絕對少見。
對於食品廠以外的人來說,這同樣是個好消息。
知青回城,帶來了大量待業人群。這兩年又持續有中學生畢業,食品廠要是招工,能解決一些人的就業問題,管他全民工還是大集體,能有個工作就比沒有強。
這可真是一個人,一個車間,帶動了一整個廠,造福了一個城市。
同樣倍感驚喜的,大概還有夏芍家附近的報刊亭。
改革開放以前,報紙都是各個單位去郵電局訂的,一訂就是一整年。改革開放以後街邊才出現了報刊亭,賣些《人民日報》《全省日報》,隻是剛剛開始,銷量很是一般。
今天卻來了個身形挺拔相貌英俊的男人,一口氣把他手裡幾十份《全省日報》全買走了。
你要說他是想倒賣吧,這年頭誰還賣報紙啊,街上又不是沒有報刊亭。
可不倒賣,幾十份也太多了。
穿著郵政制服的報刊亭負責人有些遲疑,“我這還有其他報紙,你要不要看看?”
“不用。”男人看都沒看其他,拿上買好的報紙,騎上車走了。
路上經過另一個報刊亭,聽到有人正介紹說報紙上有咱們江城的廠,有咱們江城的人。他又折回去,抽出一份放回原來的位置,“送你的,空著不太好看。”
報刊亭負責人:“……”
還好現在才80年,不然報刊亭負責人一定會吐槽:啥叫空著不好看?強迫症啊!
不多會兒有人來問:“《全省日報》怎麼就剩一份了?”
“剛來了個人,全買走了,這份是他留下當樣品的。”
“全買走了?今天報道什麼了買這麼多?”
“今天報上有咱們江城食品廠,還介紹了食品廠的夏主任,前些天那個交流會你知道吧……”
那人在報刊亭前翻了翻,走了。不多會兒來了個人,又問。
這隻剩下一份,比他專門介紹還顯眼,還引人注目。要是以往,負責人一定很高興,可報紙他已經全賣完了啊,還要花工夫給人解釋,這不是白費口舌嗎?
另一邊,陳寄北已經把車在廠房裡停下,“這些天大家辛苦了,坐下喝點水,讀讀報。”
這是給個人幹活,可不是鐵飯碗,偷懶的,結完工錢人家直接就給開了。剩下的這些人都挺勤快,大早上就在翻曬牛毛廣,聽他說讓休息還愣了下,才紛紛停下。
然後每人手裡就被發了一份《全省日報》。
有人不識字,拿著報紙都傻眼了,小聲跟旁邊的人嘀咕:“幹臨時工還得學習啊?”
“給你你就拿著唄,不行拿回家,留著過年的時候糊牆。”
那人一想也是,正準備裝起來,旁邊另一個人“咦”了聲,“這個夏主任咋瞅著有點眼熟?”
她湊過去看了眼,“是有點眼熟,好像在哪兒見過。”
“可不眼熟嘛。”之前接話那個人滿臉無語,“這是小陳老板的愛人,之前來過一次。”
“你這麼一說,他愛人好像的確在江城食品廠上班,還是個主任。”
所以小陳老板這不是想他們休息,也不是做臨時工還要學習,他就是想炫耀一下?
眾人再看向神色冷淡的陳寄北,隻覺人設驟然崩塌。
夏芍晚上回到家,發現夏母手裡拿著份報紙,活都不做了,在那研究往哪貼,“這可是小芍第一次上報紙,還是全省的,可得裱起來。”嘴都合不上了。
“媽你還買報紙?”
夏芍辦公室也有一份,本想拿回來讓夏母高興高興,沒想到老太太已經有了。
夏母選好了縫纫機正對著那面牆,一抬眼就能看到的地方,聞言笑道:“哪是我買的?小陳買回來的。”
陳寄北去收菜了,沒在家,夏芍也就沒多問。
沒想到晚上男人回來,又抽出兩份報紙,承冬和半夏一人一份,“學習一下。”
“報紙有什麼好學習的?”
今年高一的半夏已經長成個大姑娘了,梳兩根黑油油的辮子,五官很像夏芍,氣質卻和夏芍迥異。尤其是一雙大眼睛,靈動、活潑,眼尾還調皮地微微上翹。
一面說,她一面翻開,然後眼睛就瞪大了,“我媽?”
又抬頭,不可置信地望夏芍,“媽你上報紙了!”
雖然做父母的能讓孩子驕傲是件開心的事,可以這種方式讓孩子知道,夏芍還是忍不住嗔了眼男人,才點頭,“就前幾天的交流會,有個省城的記者過來採訪。”
“媽你也太厲害了,省城的報紙都能上!”
半夏笑起來,平時挺不愛學習的一個人,也拿著報紙到旁邊學習去了。
承冬看東西快,已經看完了,沒什麼表情地問出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:“怎麼是兩份?”
對啊,又不是吃的、穿的、玩的,兩個孩子看一份就行了,怎麼是兩份?
還有夏母,夏母那裡也有一份……
夏芍望著男人,緩緩眯起了眼,“你到底買了多少份?”
陳寄北:“……”
難得有這種榮耀,公告欄上其他報紙都換了,報道交流會那一張卻一直貼著。茶餘飯後這事也成了廠裡最大的談資,好多天過去,旁人在路上碰到夏芍,還忍不住要議論幾句。
相比之下,真正承辦了交流會的糕點車間反而議論得最少。
主要是他們太忙了,其他市的訂單一接,車間立即忙碌起來,五月中旬,他們集體加了一次班。到了月底,報紙的餘波早就過了,訂單卻不減反增,他們又加了一次。
之前還隻是因為報紙想試水,這回就純粹是因為東西好賣了。
雖然加班有加班費,但一直這麼加下去,眾人還是有些吃不消。
為此廠裡開了個會,決定先招三十人給糕點車間,如果還是不夠用,後續再招。
而且這三十人擠一擠,把臨時車間也利用上,烤爐還夠用,要是再招,單位就得上新烤爐了。而上新烤爐,就要建新車間,都不知道糕點車間現在這塊地夠不夠用。
食品廠這邊忙著招工,那邊,陳寄北的第一批山菜也發往了大連。
一共幾十大桶好幾千斤,別人不放心,何一立專門請了幾天假,跟陳寄北一起上的火車。
這條線陳寄北是跑慣了的,東西很快出手,帶了近五千塊回來。
給了何一立一百塊作為提成,又給臨時工發了工資,剩下的一分沒動,全趕在尾巴上收成了山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