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9章
請過安,李木蘭隨恭王去惠妃宮裡了,宋嘉寧與馮箏一道往宮外走,妯娌倆竊竊私語。馮箏小聲道:“我怎麼覺得,恭王似乎不太滿意四弟妹?”
連嫂子也這麼說,宋嘉寧更替李木蘭發愁了。
傍晚趙恆回來,宋嘉寧偷偷地跟丈夫打聽:“恭王有什麼喜好嗎?”
趙恆看她一眼,問:“為何問他?”
宋嘉寧嘆口氣,也不瞞他,把她與馮箏的猜測說了出來,末了道:“我與木蘭姐姐相交,王爺告訴我恭王喜好什麼,我找機會再轉告她,他們夫妻或許會和睦些。”在宋嘉寧心裡,李木蘭是個豁達爽朗的好女子,理該得到男人的敬重與喜愛。
趙恆並不了解李木蘭,但恭王……看著面前為好姐妹凝眉擔憂的小王妃,趙恆突然想到了他第一次在宮裡見到她的情形,當時他們兄弟要比箭,比試之前,四弟撿石子丟到她腳下,比試之後,四弟更是追著她,一口一個嘉寧表妹。
四弟喜歡什麼樣的女子,趙恆大概能猜到,隻有她傻乎乎的,平時總妄自菲薄,根本不知道她有多招人。
“不知。”趙恆淡淡道。
宋嘉寧面露失望。
“安心養胎,不許多想。”趙恆將人抱到懷裡,大手隔著衣衫輕輕貼住她平坦的小腹,命令道。
他這是怕她多慮影響養胎,宋嘉寧笑笑,靠到他肩膀道:“王爺放心,我有分寸的。”
趙恆揉揉她眉頭,暫且信了。
作者有話要說: 補全啦,大家晚安,兒童節快樂哦~
照舊100個小紅包對半分,順便繼續求營養液哦,嘿嘿嘿,飢渴的我,→_→
☆、第121章 121
恭王大婚後, 四月底, 宣德帝突然在早朝上與臣子們商議,他要北伐遼國,奪回曾經屬於中原的幽雲十四州。
Advertisement
殿下的文武大臣皆是一愣, 這次的震驚比正月宣德帝提出伐晉時更勝,畢竟晉國隻是大周北面的一個小國,如顆小小的鴿子蛋,但再北面的遼國卻是一塊兒大石頭, 且遼國草原廣袤駿馬成群, 騎兵所向披靡, 大周, 能打得過人家嗎?
宣德帝也沒想一下子就滅了遼國, 他隻想先把幽雲十四州搶過來。伐晉之前, 宣德帝對北伐遼國並無信心,但韓達、郭驍等將領一戰便斬殺三萬遼兵, 足以證明大周將士並不輸給遼國,宣德帝便有了底氣。
“眾卿說說,遼國可伐不?”坐在龍椅上,宣德帝看著底下的臣子們問, 特別是武官那列。
文臣以宰相為首,武官以樞密使為先,然而樞密使曹瑜卻眼觀鼻鼻觀心,沉默不語。
曹瑜身後,殿前司指揮使郭伯言, 亦是沉默。
宣德帝皺了皺眉,就在此時,郭伯言身後,品級僅次於他的殿前司都虞候程翰突然出列,朗聲道:“皇上聖明,我大周將士剛剛攻下晉國,士氣正盛,此時北伐遼國,必如破竹之勢,一舉收復幽雲之地。”
他一出聲,大多數武官都附和起來。
宣德帝摸摸胡子,笑著轉向文臣。
宰相徐巍低著頭,上次伐晉他都不同意,雖然宣德帝打了一次勝仗,但這次北伐遼國非同小可,他還是不支持,隻是,徐巍早就看透了,龍椅上的帝王武斷專.制,一旦決定了什麼就再也聽不進去旁人的勸,既然說了皇上不聽,那他何必再多嘴討皇上的嫌?
宰相不開口,大多數文臣跟著垂頭不語,二皇子睿王回頭看看,出列道:“父皇英明,遼國派兵支援晉國遭受慘敗,後再未出兵,定是畏懼我大周軍威,敵軍士氣低迷我軍軍心大振,正是發兵的絕佳時機。”
宣德帝頷首。
中書舍人範平也附和道:“睿王所言正是,值此之際,我軍乘勝追擊,伐遼便如探囊取物。”
“好一個探囊取物。”郭伯言站在原地,側首,笑著對範平道:“遼國鐵騎一兵可抵我大周十數步兵,範大人將伐遼說的如此簡單,想來是胸有成竹,已有克敵良策,既如此,不知可否說給我等聽聽?”
範平不過是看透宣德帝的心思,出來說點討皇上歡心的話,如今被郭伯言一個猛將詢問戰術,登時僵在了那裡,白皙的臉龐一會兒紅一會兒青的。郭伯言見了,遞給範平一個武將蔑視,然後出列,拱手道:“皇上,書生意氣說來簡單,然戰場千變萬化,若無必勝把握,萬不可輕易出兵,伐遼之事,臣懇請皇上從長計議。”
是,大周打了一場勝仗,將士們正高興呢,但他們高興的是立了功勞可以得到朝廷犒賞了,如今皇上未犒賞三軍,卻要三軍繼續攻打強敵遼國,將士們隻會抱怨,如何能有抗敵的氣勢?身為宣德帝的心腹重臣,郭伯言知道宣德帝現在最想聽什麼,但他不能眼睜睜看著皇上犯錯。
宣德帝嘴角的笑容消失了,換個人出來反對他,他都不會像現在這麼不悅,可郭伯言是誰?郭伯言是他一手提拔.出來的,怎麼能跟他唱反調?
“朕既然決定北伐,自有必勝把握,愛卿無需多慮。”宣德帝平靜地道。
郭伯言一聽,默默退回原地。他已經盡了忠臣的本分,再說,便是愚鈍了。
武官們支持他,文臣們一個個都跟啞巴了似的,但不說話就是默認,總之他的北伐之計算是得到了文武大臣的贊成。宣德帝笑了笑,道:“既然你們都贊成,那……”
“父皇,您若出兵,此戰必敗。”
一道清越的聲音突然傳來,其言犀利,如盛夏之夜一道突如其來的雷鳴,震耳欲聾。文武百官齊齊抬頭,想看看是哪位王爺如此膽大包天,竟然敢說皇上必敗,然後他們就看見三皇子趙恆站在大殿當中,仰頭直視龍椅上的帝王,背影修長挺拔,恍似黃山之巔不畏風霜的一棵青松。
所有人都震驚了,難以置信過後,各有所思。
楚王皺眉看著自己的親弟弟,不懂向來不問政事的弟弟為何一開口就說那麼難聽的話,在他看來,這次父皇決定北伐再英明不過,弟弟張口就咒父皇打敗仗,父皇生氣處罰弟弟怎麼辦?楚王是又著急又擔心,咳了咳,頻頻朝弟弟使眼色。
睿王面無表情,心裡卻樂開了花,老三與大哥是一體,現在老三觸怒了父皇,一旦父皇責罰,大哥必然會出來求情,那時父皇能不遷怒?雖然一次小小的不快不會改變什麼,但能看見老三自找麻煩,睿王便覺得很爽。
兩個王爺一擔心一幸災樂禍,樞密使曹瑜、殿前司指揮使郭伯言以及宰相徐巍、副相陸詢等人,卻都不動聲色地看著平時神仙一樣獨來獨往的壽王爺,好奇壽王爺接下來會怎麼說。
“壽王,何出此言?”
好好的心情被親兒子一個“必敗”毀的一幹二淨,宣德帝臉沉了下來,肅容質問道,憤怒的同時,心底亦有一絲不忍。老三說話結巴,如果可以,宣德帝不想兒子自取其辱,可眼下這種情形,他又必須問個清楚。
趙恆看著自己的父皇,緩慢而堅定地道:“原因有四,其一,犒賞未發,將士不滿。”
郭伯言點了點頭,就算兩場戰連著打,前面伐晉的犒賞也應該先發下去,將士們拿到好處,才更願意為朝廷效命。說句難聽的,百姓使喚牛種地,犁完一塊兒地還得好好喂一頓,牛老實,少喂一頓可以湊合用,將士都是人,人心好利,沒有好處就不願意幹活,硬是逼著去了,打得也不盡心,戰場可不比耕田,一個疏忽便是慘被。
“其二,路途遙遙,長途跋涉,將士疲乏。”
樞密使曹瑜微微頷首。北伐遼國,要翻過一座太行山,將士們已經打了四個月,急需休整。
“其三,酷暑時節,不利作戰。”
宰相徐巍面露贊許,兩國發兵,天時地利人和都得考慮其中,不給犒賞將士不願打,這是失了人和,遼國佔據山脈險要易守難攻,這是沒有地利,盛夏酷暑便是缺乏天時。
“其四……”
“夠了!”宣德帝突然喝道,瞪著下面的結巴兒子道:“幽雲十四州乃我中原之地,如子女之於父母,大周百姓人人都盼望朝廷早日收復失地,幽雲黎民飽受戰亂之苦,歸心似箭,朕伐遼是民心所向,待幽雲十四州歸我中原,朕自會犒賞三軍。壽王才學過人,有這吞吞吐吐的功夫,不如為朕寫篇北伐遼國的檄文。”
吞吞吐吐……
眾臣倒吸一口冷氣,誰人不知壽王有口疾,至今不敢公然議論,皇上卻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狠狠地撕開了壽王從未愈合的傷疤。壽王反對伐遼,皇上卻叫壽王寫討伐遼國的檄文,無異於又在傷口上灑了一把鹽。
親弟弟先得罪父皇再被父皇訓斥,楚王無法責怪父皇,卻受不了弟弟當朝受辱,不知不覺握緊了一雙鐵拳,就連之前幸災樂禍的睿王,都面露同情,走上前去拉他傻得可憐的老三。趙恆卻在睿王靠近之前,轉身自回了文官之列。
皇上的親兒子都被罵了,文武百官誰都知道皇上心意已決,再沒一個敢出言反對。
散朝之後,宣德帝叫曹瑜、郭伯言等人到崇政殿商議伐遼戰策。
趙恆與暫且被宣德帝冷落的文官們一同往外走。
“今日王爺所言,字字珠璣,微臣自愧不如。”宰相徐巍故意走得很慢,別的臣子都走遠了,他才跟在趙恆身後,用隻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道。壽王所憂,亦是他所慮,但他卻沒有壽王的膽量與胸懷,敢為朝廷頂撞皇上。
他微微低著頭,眼睛看著前面壽王的衣袍,然後就見壽王不緩不急地離去,對他的贊譽,未作任何反應。徐巍慢慢挺直身體,望著已經走遠的壽王,他微不可查地搖了搖頭,天妒英才,若壽王沒有口疾,倒是……
可惜沒有如果,徐巍慨嘆一聲,朝中書省那邊去了。